Tuesday, June 24, 2008

華教運動分道揚鑣?東方日報社論

2008年6月24日
作者 - 黃金城

新紀元學院風波從雪邦新校園校地的「不平等條約」曝光以來,非但沒有如董教總教育中心文告所說的「告一段落」,反而越演越烈;華教運動出現兩股不同的力量,已是大勢所趨。

董總主席葉新田缺席週日的「新紀元學院贊助人工作匯報與交流會」,引起部分華教人士不滿,「挺葉」與「抨葉」兩派互相嗆聲,唯獨主角「失蹤」,使到週日的贊助人大會異常火爆。

華教運動本來就是一場社會運動。董教總作為領導社會運動的組織,本來就應該廣納五湖四海的賢士,匯聚不同派系、不同思想、不同背景的社會運動家,共同為華教工作,當中若有意見分歧,若能在良好機制協調下,可以擦出思想的火花;反之,則只有割席絕交、各行其是。

從胡萬鐸、林晃升到郭全強領導的董總,盡管面對國家機器的重重阻力,仍展現出充沛的社會動員力量;308政治海嘯過后,外部壓力驟減,內部矛盾激化,此消彼長的結果,也使到長期「存而不論、避而不談」的矛盾擺上檯面。

事實上,現有的董教總存有兩股不同的力量,一股以葉新田為首,並獲得各地董聯會支持;另一股則以華教運動的工作者為基礎,包括新紀元學院院長柯嘉遜、新院學術與行政人員、個別的校友會、華教的法律顧問楊培根、劉錫通、尊孔校長吳建成、前董總執行秘書兼評論人李萬千等。這兩股力量的意識型態沒有太嚴重的落差,但行事方法及工作文化則有明顯差距,尤其是學術行政人員的聘用方面,更是各持己見。

從過去的「不續聘莫泰熙事件」,雙方早已存有芥蒂;如今發展到新紀元人事問題與新校地風波,更是針鋒相對。事件的演變,己不是董總辦幾場「新校地匯報會」,或是發表多幾篇官樣「告一段落」的文告,或要求媒體「隱惡揚善」、或高呼「家醜不可外揚」的心情告白可以解決的。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機構,它必需外華社交代。

本報專欄作者潘永強昨日在《名家》版撰寫的〈人心散了,精神就不在〉一文,清晰的點出華教運動的幾個問題與矛盾,值得所有關心華教的人士細讀。尤其潘文指出華教運動「精神追求的喪失」,更是直指要害。

我們可以說,華教運動是以「民族主義」為旗號的一支社會運動,它以民族主義為召集動員力量,使到華文教育得以在馬來西亞長存發展;而且,參與華教運動的人士,不論是出資辦校的民族資本家,或是投身運動前線的教職人員,他們之間不僅是單純的「賓主關係」,而且還有一份「同志之愛」、「戰友之情」,雙方之間互相尊重、互相勉勵、共同進退。只有在這種「革命氛圍」下,才有可能抵擋國家機器的鎮壓與收編,對于個人在薪資福利方面的得失,才不會斤斤計較,華教事業才能繼續萬里長征。

我們很難想像,在沒有了「同志之愛、戰友之情」的華教運動是怎樣的一種運動。如果沒有同志戰友之誼,那么,新紀元學院或整個華教運動,就可能淪入「沒有主義」的陷阱中;沒有了精神價值,便只有墜入虛無的深淵,華教運動也難乎為繼。董事會與新院的教職行政人員,就完全以勞資雙方的利益為考量,華教運動屆時沒有所謂「正義至上」,就只有「錢在人間」──所有以營利為目的私立學院,就奉行這條邏輯,這恐怕不是華社支持華教運動的本意。

華教運動必需召喚精神價值,才能力挽狂瀾,找回民族資本家與華教工作者的同志之誼。若是完全以規章為訓,就只能培養「我會打好呢份工」式的公務員院長與學生,而不是追求精神價值的有機知識份子。這也不是華華社支持新紀元學院的本意。

目前的情勢,已經不能靠華團擺和頭酒式的方法,以達到「家和萬事興」的目的。華教運動需要理清方向,如果雙方不能磨合,最后只好分道揚鑣。但願分道揚鑣是「合久必分」,未來是「分久必合」,或是「殊途同歸」。

No comments: